最近,高甲戲電影《阿搭嫂》在全國公映。6月24日,該片全國首映禮在廈門大學思明電影院演武分院舉辦。
福建有五大劇種,閩劇、梨園戲、莆仙戲、高甲戲、歌仔戲。在中國戲曲版圖中,福建戲曲因方言和地域文化獨樹一幟。
高甲戲舞臺上,總能驚喜地看到劇種傳統與劇目創新的完美結合。舞臺劇的時序變化和心理變化,很難表現,但該片卻用電影鏡頭轉換,展現天成(吳伯祥飾演)和阿搭嫂(吳晶晶飾演)兩人的想象敘述。賭徒天成懊惱道:“昨夜一賭到天亮,雙手輸到光光光!贝藭r天成聽到小孩(天成不知抓的是縣長家的少爺)喊著想找阿搭嫂。電影通過特效,在天成的左右兩邊各出現一個天成,一個告訴自己不能抓少爺;一個說抓少爺去賣后就改邪歸正。而阿搭嫂被警察局屈打成招后,逃回兒子家,椅子后的自己,提醒自己少爺被抓是別人的事,應該聽兒子的話回鄉避風頭;椅子前的自己說,雖然各人顧各人的事,但自己偏偏要管別人的事。古道熱腸、好打抱不平、大大咧咧的閩南阿搭嫂形象呼之欲出,讓人感受到路見不平、拔刀相助的人間大愛。
該片通過阿搭嫂的女丑行當、夸張的動作表演形成了獨特的表演形態與美學藝術。該片借鑒福建提線木偶和布袋木偶的特色,創造“提線傀儡丑”和“掌中傀儡丑”,動作夸張,聳肩、擺手等程式極適合塑造阿搭嫂的喜劇形象。
電影《阿搭嫂》雖為傳統劇目整理改編,但編劇曾學文和導演程箓在改編過程中,致力于以不破壞此戲表演傳統為前提。秀才碰瓷阿搭嫂索要醫藥費、少爺哭鬧吃西瓜、少爺被拐騙、阿搭嫂吃腐竹燉肉皮(閩南俗語“被打”)等做工戲,都成為體現高甲戲旦行表演精髓的精彩段落。阿搭嫂在警察局被打后痛哭唱道:“氣如絲,良心死!彼念^垂在被打的椅子上!昂诎撞环钟眯讨巍,六個警察對峙阿搭嫂,與公堂的“公正嚴明”四個字形成鮮明對比。此時,阿搭嫂被打的痛苦與前期活潑夸張的性格形成反差,烘托出其對見義勇為高尚品格的堅守。
官兵追來了怎么辦?此時電影響起彈撥樂器和其他樂器合奏,展示阿搭嫂的心理活動。身著深藍閩南傳統服飾的阿搭嫂,奔逃在夜色中躲避官兵,扮演者吳晶晶腳下功夫精彩演繹了阿搭嫂慌亂和緊張的情緒。阿搭嫂慌不擇路躲到七娘廟里,在閩南民間信仰中,七娘媽是照顧小孩的神祇。此時阿搭嫂聽到天成向七娘跪拜,坦白自己抓少爺、綁匪要殺少爺。阿搭嫂假扮七娘說:“天成你若將少爺放了,我就饒恕你!”此時綁匪因為天成放了少爺,想殺天成,阿搭嫂替天成擋刀。天成給阿搭嫂包扎手臂傷口,阿搭嫂教育天成要改過自新。該片借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七娘民間信仰,隱喻阿搭嫂就像七娘一樣疼愛庇護小孩。
“搭”在該片是題眼,阿搭嫂的善良和熱心腸成為她與周圍人搭建橋梁的紐帶,盡管她多次因為好心而陷入麻煩,但她始終堅持初心,見義勇為去幫助他人,最終傳遞出阿搭嫂精神——以愛對待身邊人身邊事、崇德尚善、匡扶正義。
高甲戲,一個孕育于明末清初的古老劇種,在今天不僅沒有被時代拋棄,反而因電影《阿搭嫂》豐富了古老劇種的表現形式,更加熠熠生輝。(王珉)